1.留高茬法。即在作物收獲后有意留下較長的秸桿(一般15—20厘米)直接翻入土中。
2.墑溝埋草法。即利用小麥收獲后的豐產溝或自然溝(溝深、寬均為20厘米),每畝埋入約150公斤左右的麥秸,然后全田正常施肥、淺耕滅茬、灌水泡田、淺水插秧(所有墑溝不插秧),待溝中麥秸經一季高溫腐熟后,在秋播時把溝內的草泥肥就近撒入畦面,作為小麥基肥或免耕的蓋種肥。此法適合于有畦作習慣的稻麥地區。
3.農田鋪草。將秸桿均勻地鋪在麥地上或中耕作物、果樹的株行間,一般中耕追肥三天內蓋草 ,每畝蓋草量150—300公斤。
4.直接掩青。玉米收后趁青還田作小麥基肥